石峰(前排左一)深入农村,指导妇女跳健康舞。 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这是一段名叫《守护》的舞蹈,表演者用极具张力的舞蹈艺术表现,讴歌了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“战士”,表达出社会各界顽强抗疫的信心。
特殊时期,这样的舞蹈作品一经传播,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点赞。不少群众看完舞蹈,忍不住热泪盈眶。编舞者是石峰,国家一级演员、宁夏文联委员、宁夏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。
石峰是受父亲的影响而爱好艺术的。他的父亲曾是宁夏秦腔剧团团长,当别的小孩嬉戏玩耍时,石峰便开始跟随父亲走村串户、送戏下乡。
绚丽的舞台、威武的身段、有板有眼的唱腔,父亲在舞台上的出色表演,给石峰留下美好印象,让他暗自选定未来:“我也要学唱戏,站在舞台上。”
10岁那年,石峰考入宁夏艺术学校京剧班。几年后,石峰跟随京剧团到珠海演出,肢体语言丰富、技术技巧过硬的石峰被当地某艺术团负责人看中,成为一名职业京剧演员。在参加大型舞剧的演出过程中,石峰渐渐喜欢上了舞蹈,继而转行,成为一名舞蹈演员。
凭借过人的勤奋,石峰在追梦舞蹈的路上,乘风破浪、行稳致远。2001年,回到宁夏发展的石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宁夏的舞蹈如何在全国舞台上大放异彩?在多次调研和反复探索中,石峰发现:“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,用现代的艺术元素加以新的表达和阐释。”
2010年,时机来了!石峰应邀为宁夏艺术学校编排参加中国·宁夏第二届回族舞蹈展演的舞蹈《花儿漫漫》。
参加全国性舞蹈大赛,制胜的秘诀是什么?石峰给出的答案是:在继承中创新。编舞过程中,石峰突破回族舞蹈传统的表达方式,以灵动点缀着花儿破土而出的青涩,表现少女天真活泼的形象,借花儿的成长,表达对青春、对生命的赞美。
第一次彩排结束后,一位年长的艺术家专门找到石峰,对他说了声谢谢。“老艺术家说,我让她看到了民族艺术的无限可能。当时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了,终于成功了!”
《花儿漫漫》推出后,石峰别出心裁的构思、别具一格的创意,令人耳目一新,引来众口赞誉。这一年,《花儿漫漫》获得中国·宁夏第二届回族舞蹈展演一等奖。此后,《花儿漫漫》又相继获得第八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银奖、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银奖。
在舞蹈的海洋里劈波逐浪,在编导的天地挥臂畅想。经过多年努力,石峰在舞蹈领域崭露头角。他编导的作品《一棵树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项目,作品《甜甜的日子浓浓的情》荣获中国文联“中国曹禺戏剧奖小戏小品奖”二等奖,作品《口弦声声》荣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铜奖。
累累硕果源于石峰对舞蹈近乎痴迷的喜爱和倾情投入的坚持。提及未来,石峰说:“我将继续植根于舞蹈艺术的沃土之中,力争推出更多优质的民族舞蹈作品,让人生的舞台更加宽阔、绚丽。”(记者 姜 璐)